无障碍   关怀版 无障碍

赣州绿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含铝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研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批准公示

来源:赣州市行政审批局发布时间:2025-04-07 11:34:09访问量: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本项目作出审批意见。

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5年4月7日-2025年4月11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97-8387266

通讯地址:赣州市行政审批局二楼投资项目审批科

邮编:341000

项目名称

赣州绿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含铝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研发项目

建设地点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高新区水西工业园

建设单位

赣州绿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赣州九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概况(摘自环评报告)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高新区水西工业园5G智能制造标准厂房项目行业类别为C3216铝冶炼。

项目租赁赣州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高新区水西工业园5G智能制造标准厂房A3厂房一层,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085.08m2,拟采购各类储罐、反应罐、板框过滤机、锅炉(蒸汽发生器)、MVR蒸发系统、尾气处理装置等设备,主要生产大孔拟薄水铝石。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浸出—过滤淋洗—除杂—过滤—中和—浆洗过滤—干燥—产品,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4000t大孔拟薄水铝石的生产能力。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浸出—过滤淋洗—除杂—过滤—中和—浆洗过滤—干燥—产品。项目新鲜用水量为7827.725m3/a,用电量50万kW·h/a,均由市政公用工程供应,生物质3000t/a,均为外购。年产4000t大孔拟薄水铝石。本项目劳动定员25人,年工作时间300天,三班制,每班8小时,年工作小时7200h。

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22万元,占总投资额度的32.2%。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摘自环评报告)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车辆及设备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废水可循环用于车辆冲洗或用于施工场地抑尘洒水、养护用水,不外排。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应按照《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有关规定,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①道路运输扬尘防治措施: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粉质建筑材料的运输;运送建筑原料的车辆应实行密闭运输;防止超载,防止路面破损引起运输过程颠簸遗撒;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

②施工场内施工扬尘防治措施:设置围挡设施;保护路面清洁,防止机动车扬尘;天气预报4级风以上天气停止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合理安排工期。

③堆场扬尘防治措施:采取覆盖防尘布、覆盖防尘网等措施;散装粉状建筑材料利用仓库、封闭堆场、储藏罐等形式;采用商品混凝土。

(3)噪声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无建筑物构筑量,施工期主要为装修工程,该工程声源数量较少,强噪声源主要有电钻、切割机等,结合施工期噪声污染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①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严禁在20:00—8:00期间施工;设置移动声屏障;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进出场地的行驶线路和时间。

②控制设备声源:选用低噪声环保设备;闲置设备关闭或减速;定期维护等。

(4)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施工装修垃圾等。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的贮存、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中的要求。

项目产生的装修垃圾由施工单位集中收集后运走。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可在施工人员驻地设置临时垃圾收集箱,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水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废水包括1#洗涤液、中和废液、2#洗涤液、纯水制备废水、化验废水、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1#洗涤液、2#洗涤液泵回至浸出反应罐重复过滤淋洗,不外排;中和废液、化验废水直接进MVR系统蒸发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预处理后与项目纯水制备废水形成综合废水一并汇入厂区废水总排口,经赣州市章贡区水西污水处理一厂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排入赣江。

废水排放浓度满足赣州市章贡区水西污水处理一厂纳管标准与《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1中间接排放标准从严值要求。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排放,不会对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工艺产生冲击,不会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能够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有组织废气

本项目储罐反应供热采用锅炉供热,配套低氮燃烧机,所用燃料为生物质,独立设有一套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锅炉燃烧废气经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根35m高排气筒(DA001)高空排放,锅炉燃烧废气排放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中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②无组织废气

项目无组织废气主要为硫酸储罐呼吸废气、投料废气和闪蒸干燥废气。投料过程采用湿法投加尽量降低投加高度,缩短投料时间,减少颗粒物散逸,同时通过车间密闭、局部通风等措施减少投料废气无组织排放;闪蒸干燥机内部自带布袋除尘器,未收集的闪蒸干燥废气采取车间密闭、局部通风等措施;储罐呼吸废气通过采用大流量收料、选择耐压等级高的储罐、定期检查维护等措施减少硫酸雾无组织排放。确保厂界颗粒物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新建企业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硫酸雾浓度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 5 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项目全厂卫生防护距离为生产车间边界外延50m。项目防护距离内无居民、医院、学校等环境保护目标。

综上所述,本项目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3)噪声防治措施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过滤机、风机、水泵等设备运行噪声,噪声防治首先应考虑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其次是采取消声、减振和采取隔声罩等措施,降低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增强噪声防治效果主要噪声防治措施如下:

①厂房尽量采取封闭式生产方式。

②对废气处理系统等风机安装合适的消声设备,以降低气流噪声对外辐射,并设置减振基础,减少机器振动产生的噪声。

③对水泵等动力设备设置减振机座。

④合理布置厂区生产设备和公用设备,高噪声设备尽量布置在厂区中部。

在落实上述措施的基础上,项目厂界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厂界噪声值均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的要求,周边敏感点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4)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废包装袋、锅炉炉灰、除尘器收集粉尘、除杂渣、淋洗渣、MVR蒸发母液、MVR蒸发器析盐、布袋除尘器废布袋、板框压滤机废滤布、废反渗透膜、不合格品、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含油抹布、废试剂瓶和实验一次性用品等。

一般固体废物:废包装袋、锅炉炉灰、除尘器收集粉尘、布袋除尘器废布袋、板框压滤机废滤布、废反渗透膜、不合格品暂存于一般工业固废暂存间后由第三方回收单位回收处置。

危险废物: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含油抹布、废试剂瓶、实验一次性用品以及除杂渣、淋洗渣、MVR蒸发母液、MVR蒸发器析盐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置。其中除杂渣、淋洗渣、MVR蒸发母液、MVR蒸发器析盐暂定为危险废物,以危险废物要求管理和贮存。建设单位在项目竣工后试运行期间,可对除杂渣、淋洗渣、MVR蒸发母液和MVR蒸发器析盐进行危险特性鉴别,如果鉴别为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要求管理和贮存,并委托有危险废物资质的单位进行最终处置。如果鉴别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可集中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工业固废暂存间后由第三方回收单位回收处置。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一般固废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有:

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进行设计和管理,地面进行硬化,设防雨棚、围墙等防雨防风等设施。在处理与处置固体废物时另外应注意:

①在收集、贮存、装卸、运输和利用各类固体废物的过程中,指定专人进行跟踪管理,严格防止其流失、散落、渗漏或飞扬,造成对大气、水体或土壤的二次污染。

②各类固体废物应根据其产生量大小定期分类收集,禁止将它们混合收集、贮存、运输。

危险废物环境保护措施为:

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各类危废采用密封加盖容器或者具有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包装后分区堆放,库房密闭,防风、防雨和防晒,暂存库周围设置导流渠,地面作防腐防渗处理。

综上所述,本项目产生的固废均得到再利用或处理处置,固废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厂区各生产功能单元可能泄漏至地面区域的污染物性质和生产单元的构筑方式,将厂区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简单防渗区,水平防渗技术参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等标准规范要求。

①重点防渗区:包括危废暂存间、生产车间、酸碱区和应急事故池。

②一般防渗区:包括产品区、原料区、MVR区、一般固废暂存间、化验室、化粪池。

③简单防渗区:其他区域,主要包括操作室、卫生间、更衣室、楼梯间等。采用一般地面硬化。

(6)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土壤污染,本项目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将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方位进行防控。

(7)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风险物质识别:物质危险性识别包括原辅材料、燃料、中间产品、副产品、最终产品、污染物、火灾和爆炸伴生/次生物等。项目生产原料、生产工艺、贮存、运输、“三废”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为硫酸、银及其化合物、铜及其化合物、钼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废机油、盐酸、氨水和废气污染物NOx、硫酸雾、二氧化硫等。

生产系统危险性识别:生产系统危险性识别,包括主要生产装置、储运设施、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等。

公众参与情况(摘自环评报告)

建设单位已经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共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部令第4号)进行了3次公示:第一次公示为环评工作开展初期,采用生态环境公示网上网络公示1种方式;第二次公示时间为征求意见稿形成后,采用3种方式进行对本项目情况进行公示,分别为生态环境公示网上网络公示、项目所在地进行现场粘贴公示、《江南都市报》进行登报公示;第三次公示时间为报批稿形成后,在生态环境公示网上网络公示。本项目公示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

文章关键词:
分享文章到
扫码浏览